我院民族民间音乐周系列学术活动圆满举行
2021-06-04 14:34 科研办公室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点击:)
[字号: ]

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搭建我校与各地各校的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展示我院在传统音乐领域研究、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5月31日至6月3日,我院举办了民族民间音乐周系列学术活动。

此次学术活动邀请到了著名音乐学者、博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甘绍成教授,青年学者、两度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姜霞副教授,京剧梅派传人谭玉霞女士,羌笛传承人尔玛九鼎,以及学院赵璐、景安东、赵晓娜三位教授展开传统音乐开放课堂、传统音乐工作坊、专家讲座、传统音乐专场音乐会等学术活动。

5月31日下午14点,学术活动由景安东教授讲授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鉴赏》开放课堂在音乐楼A401拉开帷幕,景老师以川剧高腔折子戏《别洞观景》为例为学院师生介绍了川剧高腔的音乐特点、曲牌类型、表演特征,他风趣的语言、精准的示范,使大家近距离的感受到川剧的人文之美。


6月2日上午10点,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前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甘绍成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洞经音乐产生的渊源》的专题讲座。甘教授分享了他在洞经音乐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根据《道藏》和《藏外道书》所集《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等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近代以来洞经音乐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流传的实际情况考察,指出洞经音乐在产生过程中,除深受我国道教音乐的影响外,还受到佛教音乐、儒家祭祀音乐以及其它传统音乐的影响。


6月2日下午我院教师带来了两场传统音乐学术工作坊。第一场是赵璐教授主持《京剧梅派唱腔》,赵老师在工作坊中介绍了京剧旦角流派、梅派唱腔特征,并联合京剧梅派传人谭玉霞女士与在场学生展开互动体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梅派唱腔中正圆熟的特点;第二场是赵晓娜教授主持的《羌笛工作坊》,赵老师从羌笛的历史发展、构造制作过程、传承几个方面展开讲座,并邀请尔玛九鼎进行现场羌笛演奏,使同学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上古遗音的独特魅力。


6月3日下午14点,两度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姜霞副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申报心得》的学术分享。姜老师结合自身的申报经验从项目选题、准备、申报书写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使在场老师对项目申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晚间的《姹紫嫣红争妍》专场音乐会是本次学术活动周的重头戏。音乐会展示了传承班同学的课程学习成果,上演了《川剧锣鼓组合》、京剧唱段《红梅赞》、川剧唱段《秋江》、羌族音声《羌山情》等节目。其中,赵璐教授表演的《新贵妃醉酒》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本次民族民间音乐周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活跃了学院学术氛围,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展示了我院师生在传音音乐研究和传承方面的成果,推动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科研实践教学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上一条:音乐学院举行“成长的足迹”2021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告会
下一条:“青春之路.毕业之歌”音乐学院2020届省级、校级优大生风采展
关闭窗口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